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分析
周安全 河北省乐亭县姜各庄镇王子初级中学(0636080)
文章已被教学仪器与实验杂志社录用,教学仪器与实验杂志投稿网址链接:http://www.zazhi114.cn/jiaoxueyiqiyushiyan
提要:本文主要在剖析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分析如何更好地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为国家培养新时代人才。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科热情,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情景教学方便学生理解,结合物理科学前沿动态,引领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关键字:物理核心;情景教学;逻辑素养;实践创新
一. 物理核心素养的构成
1.科学知识核心素养
科学知识主要是指人类对物理学中概念定义以及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人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主要在于对事物的物质观念、运动方式的理解。物质观念主要体现在对物质本身的认知、物质运动的规律以及物质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对物质的良好概念和认知,加上基于事实的总结,才有了较为稳定的物质发展规律。物质发展规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理证明的基础,有了科学知识的储备,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利于解释自然界事物发展和未知领域的开拓。
2.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主要是指人类对事物认知基础上规律的探寻与总结,是用客观事实解释事物的本质属性、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中心。在实验中,具备了科学方法才能对不同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排除干扰因素,综合推理,积极证明,独立思考近而得出正确结论。科学思维还要求人具有构建模型、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具体到某一事物上来分析,构建恰当模型,先定性化分析,结合定量化分析,使抽象化事物有规律可循,加之推理证明总结出正确定义及规律。
3.科学精神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和态度是指在认知科学本质的基础上对科学知识以及知识的应用保持正确严谨的态度,所学的知识不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正确性的捍卫,要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对知识负责,对科学负责,保持对正确科学本质、科学规律、科学实验和科学伦理的高度维护。学习和应用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客观事实,不能违背科学真理,更不能随意篡改,真正做到在学习工作上实事求是。
4.科学应用核心素养
科学应用主要是指学有所用。学到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后,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要恰当的运用在现实中。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将所学知识错误的、理所当然地运用到问题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应用科学知识。建立科学模型只是在实验中基础步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更为重要。将先进的前沿物理知识与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对接,发现二者之间的共同点。不应对当下已获得的知识而感到满足,而是应紧跟时代潮流,将知识应用到实际。
二.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实施教学方法
1.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科热情
兴趣永远是热爱的基础。学生对一门学科无法产生热情也是因为没有兴趣,更是无法专心接受学科知识。初中生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物理学科,对物理的认知是空白的。学生好奇心较重,对于新鲜事物更是保持新鲜感。学生学不好物理,除了认知能力和先天领悟能力的差距,更重要的则是教师没有做好引领工作,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激发队伍里学科的兴趣,就要从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入手,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设施等,让学生领悟物理的奥妙,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授光现象这一章节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水中的铅笔折了,镜子里的光,手电筒打出来的光线等视频,还可以利用镜子、蜡烛、手电筒等常见的工具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身临其境,感觉原来物理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情景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如果能够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启蒙阶段就将对应的情景融入到课本的知识点中,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使学生更多的思考并紧跟老师的思路。由于情景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新颖,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神。有助于学习氛围的培养,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精神。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制造一些悬念,使学生能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试图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相对运动这一章节时,可以引入故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战时有一名法国飞行员,当他驾驶飞机在两千米高空飞行之时,感觉身边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一只甲壳虫便将它伸手抓住。后来才发现这是一颗射向自己的子弹。在日常生活中徒手抓到子弹是很不可思议,这样便给学生制造了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情景方便学生理解。例如为了方便记忆压强与受力面积成负相关这一定理。 可以让学生联想背书包时,通过增加背带的宽度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肩部的压强,会感觉肩部更轻松一些。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3.通过理性思考提高学生逻辑素养
传统教育只是教师一味地传授知识,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许多物理概念都很抽象,学生学起来被动,没有兴趣,当然逻辑思维也会不积极,长此以来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学生无法学好物理。但情景教学把索要学习的东西设计成环环相扣的模式,把时间和空间都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去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并在实践中得出结论。这种方式也会让学生大大提高参与感,自己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的结论印象深刻,不容易遗忘,有利于长期记忆。例如在临下课前,教师可以提问部分学生上台对此前的悬念进行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深刻或存在误区,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熟练程度。
三.贯彻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1.结合物理科学前沿动态,引领学生大胆创新
实践是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同样,实验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这要求教师在平时更多关注当下物理科学的前沿技术并将其融入到授课过程之中。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构建舒适且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下面几点是关键。首先,教师除应具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以外,还需积极了解当下物理知识前沿动态,紧跟潮流。在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不断提高自我,积累知识。成为学生的引领者和物理知识的钻研者。其次,书本上的知识应该与生活中的情景息息相关,而不应该是空中楼阁。这要求教师在授课的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场景,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为了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和积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穿插提问,不应一味灌输,由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光传播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入“光年”这一物理概念,使学生明白光不仅存在与现在,还能讲述宇宙的历史 ,是一种长度单位。引领学生在夜晚观察星空,猜测每个星座和地球的距离,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核心素养得到提高,也使课堂更加高效。
2.反复探究重视误差,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态度
在进行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初中物理进行的实验所获得的结果中有很大比例都是在相对理想条件进行的。受实验室条件的局限性影响,无法完全达到实验要求的理想条件。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与理想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可能会因此而感到沮丧,这种情绪很容易感染到学生,打击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积极性与乐趣。为了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科学严谨的态度,当学生的实验结果与理想结果存在偏差时,教师应对此予以重视,而不是应付了事。所以,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出现误差并不可怕,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找到存在误差的原因,知其所以然。为了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引领学生进行多次实验,反复探究也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遵守物理核心素养,运用现代科技培养学生学科兴趣,贯彻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式,运用情景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引导理性思考,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态度。
参考文献
[1]申红霞.论如何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应用能力[J].学周刊,2013(18):158.
[2]赵静.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环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1).
[3]姜宇,辛涛,刘霞,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 [J].中国教育学刊,2016(6):29-32.
[4] 石辉娥.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师,2017(28) .
[5] 陈有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