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军工行业经济效益的聚类分析 ——以航空航天、兵器船舶上市公司为例

我国军工行业经济效益的聚类分析——以航空航天、兵器船舶上市公司为例

王秀芝,邵子煜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63)

 

 文章已被科学管理研究杂志社录用,科学管理研究杂志投稿网址链接:http://www.zazhi114.cn/kexueguanliyanjiu

摘要:我国积极推进军改等的新形势下,军工企业上市融资的趋势明显。本文首先对军工行业上市公司基本发展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再由反映经济效益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大指标,对2015年和2017年航空航天、兵器船舶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位于北京、上海等地的军工企业发展平稳,位于湖北、江西等地的公司经济效益提升。国家战略影响军工行业的发展。军改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整体提升,经营能力、偿债能力下降,因资产规模扩张过快,发展能力整体下滑,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重质与量的关系。

关键词:军工行业: 经济效益: 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 of Economic Benefits of China's Military Industry

-- Take the Listed Companies of Aerospace, Weapons and Ships for Example

Wang Xiuzhi, Shao Ziyu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chang330063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China's active promotion of the reform of military enterprises 'shareholding system and the reform of mixed ownership system, the tendency of military enterprises' listing financing is obvious.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basic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industry listed companies, then use clustering analysis of listed companies according to its debt-paying ability, operation ability, profi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which are the four indicators reflect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for weapons in 2015 and 2017 in aerospace, weapons and shipping indus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litary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Beijing, Shanghai, and other places developed steadily,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companies in Hubei, Jiangxi and other places have been improved. The national strategy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litary industry. After the change, the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aerospace, weapons, and shipping industry have overall ascension, operation ability, debt-paying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declined in the overall due to the rapid expansion of asset scal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and quantity.

Key words:Military industry; Economic benefits;Clustering analysis

 

1 引言

2016年1月1日我国印发并实施《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16日,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提出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即聚焦新时代强国强军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创新、促改革、推融合,加快构建军民深度融合、具备一体化战略能力、有效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18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七部委发布《关于支持中央单位深入参与所在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通知》,再次提出积极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军工行业的发展也一直是研究者们较为关注的问题,学者们对其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从研究视角来看,主要是根据国家各类政策对军工行业如何发展进行分析,内容涉及新时期军民融合视角下军工行业的发展[1-2],军工行业的经济形势[3],军工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4],地方军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5],军工企业上市融资发展[6]等方面。从研究样本来看,大多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十大军工集团,二是军工行业上市公司,如杨少鲜[6]根据十大军工集团的样本数据对军工企业上市融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但是从军工行业的经济效益出发,对不同时期军工行业进行比较的研究还较少。

基于此,本文根据地区和行业分类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以行业分类为依据,筛选出2015年和2017年证券市场国防军工板块中的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兵器工业、船舶工业四大行业的上市公司,并根据反映其经济效益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大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和比较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反映这些行业的经济效益及其背后的政策含义。考虑到样本数量,我们将航空工业和航天工业的上市公司合并作为一类样本,将兵器工业和船舶工业的上市公司合并作为另一类样本。

2 我国军工行业基本情况

2.1 军工行业上市公司总数逐年上升

1992年,上海鹏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成为军工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此后,除2013年外,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军工行业公司上市,2017年达到248家。图1给出了1992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增军工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和年增长速度。从新增数量来看,在2008年以前,除1997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家之外,其余各年均在10家以下;2009年开始,每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出现较大增长,2010年甚至达到40家,而之后几年,上市公司的增长数量虽然处于高水平,但其增长趋势却在逐年下滑,甚至于2013年出现没有公司上市的现象,随后开始回升。我们认为这主要受益于军改政策中的军工资产证券化的鼓励。从增长速度来看,在最初的五年内,军工行业上市公司增长速度迅猛,由1992年的1家增长到1997年的37家,年均增长率达105.9%,之后,除2010年外,军工行业上市公司每年的增长速度均在20%以内,变化不大(见图1)。

 

1 国防军工板块上市公司增长情况(1992-2017年)

2.2 军工企业在北京、广东等地迅速发展

分地区来看,北京的国防军工行业上市公司最多,占14.1%,居主要地位;随后依次是广东和江苏,这三个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超过三分之一,共占38.7%(图2)。

 

 

2 军工行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2017年)

且自2009年开始,三个地区的上市公司增长幅度变大,最为突出的是广东省,2009年至2017年该省上市公司数量占25年内该省总上市公司数量的79%,仅2017年就有五家公司上市,占该年度上市公司总数的33%。与北京、广东等地相反,宁夏、新疆、甘肃、山西等地区在这25年以来都仅有一家军工企业公司上市,由此可知,这些省的军工行业实力较弱。根据图1可知,2017年国防军工行业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与前几年相近,但是存在严重地区差异,2017年的新增上市公司全部集中在北京、广东、山东等七个省,其他省的增长数量均为零。

2.3 军工行业内部分化明显

将军工板块上市公司按行业进行分类,剔除与军工相关度较低的边缘层行业,共筛选出118家上市公司,并将其划分为六大行业,即:电子信息业、船舶工业、兵器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由图3可知,电子信息业占主要地位,其次是航空工业与船舶工业。分年度来看,近年来电子信息业新增上市公司数量逐年递减,且幅度较大,2017年该行业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较2016年同比减少50%。而自201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来,除核工业之外,其他四大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均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且船舶工业、兵器工业以及航空工业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可观。数据显示,兵器工业、船舶工业、航天工业以及航空工业上市公司总数量稳步提升,电子信息业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速度则呈下降趋势。

 

3 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数量(2017年)

3 军工行业上市公司的聚类分析

3.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的关注点是军工行业的经济效益,使用的方法是聚类分析。根据已有文献[7-10],对经济效益的分析通常使用反映四大能力的财务指标,其中四大能力分别是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由于四大能力中的各财务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而聚类分析对所选指标的要求是变量之间不能有较强的相关性,综合考虑反映四大能力的具体指标,本文在每个能力指标中选取一个对军工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它们分别是: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率和总资产增长率。第一,速动比率,它是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它较之流动比率等其他财务指标更能反映出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故采用速动比率反映偿债能力。第二,流动资产周转率,它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从企业全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故本文选取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营运能力,其中,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的效果越好,营运能力越强。第三,营业利润率,它是指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了在考虑营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因此采用营业利润率反映盈利能力,其中,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第四,总资产增长率,它是指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是分析企业当年资本积累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故本文选取总资产增长率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其中,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但同时,需要关注资产规模扩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盲目扩张投资。

各上市公司的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率及总资产增长率的数据来自证券时报网站、港澳资讯网站和维赛特财经网站。

3.2 分析思路

首先是行业选择,由图3可知,电子信息行业共有81家上市公司,航空航天业共23家上市公司,兵器船舶业共13家公司。考虑到聚类分析结果的可读性,在此,本文仅对航空航天、兵器船舶行业上市公司的四大能力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其次,为了扎实推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央军委于2016年1月1日印发并实施《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鉴于此,我们分别使用2015年和2017年各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尝试发现我国军改前后军工行业的经济效益差异。

3.3 聚类结果及分析

使用SPSS统计软件,根据选取的四个变量对选取的样本分年份进行层次聚类,采用组间连结法测量类间距离,并用平方欧氏距离绘制聚类结果的树状图。根据树状图及欧式距离,得出相应的类群,并分别计算各大类中上市公司四大指标的平均值,再按每个指标25%的权重计算加权平均数得到综合指标值,并按其大小进行排序,结果如表1、表2、表3和表4所示。

首先看航空航天业。由表1可得,2017年,在航天航空工业的所有上市公司中,四川的成都爱乐达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效益位居第一,本文认为这是由于四川省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省份,是全面创新改革的实验区,是国家核工业、航天、航空、兵器、军事电子等军工产业的重要战略基地。而其余位于四川的公司虽没有突出的经济效益,但相对稳定。同时,于2017年加入国防军工板块的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效益居次要地位,另一位于北京的公司近年来稳步发展,这主要是北京这一区域优势决定的。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也正因如此,位于湖北、山东、江西等地的公司近年来经济效益有所提升。

 

1 航空航天业上市公司聚类分析结果(2017年)

类别

上市年份

公司简称

地区

综合指标值

2017

爱乐达                                                              

四川

48.8

2017

安达维尔

北京

26.9

2016

晨曦航空

陕西

10.3

1995

航天电子

湖北

4.3

1996

中航沈飞

山东

1996

航发动力

陕西

1997

中航飞机

陕西

1997

航发控制

江苏

1999

航天科技

黑龙江

2000

中直股份

黑龙江

2001

XD中航电

北京

2001

航发科技

四川

2003

航天动力

陕西

2004

海特高新

四川

2004

中航机电

湖北

2007

威海广泰

山东

2009

钢研高纳

北京

2010

日发精机

浙江

2015

航新科技

广东

1994

中航高科

江苏

-2.7

1998

航天机电

上海

2000

洪都航空

江西

2009

博云新材

湖南

 

2 航空航天业上市公司聚类分析结果(2015年)

类别

上市年份

公司

地区

综合指标值

1994

中航高科

江苏

59.5

1999

航天科技

黑龙江

39.0

1995

航天电子

湖北

19.3

2004

海特高新

四川

2010

日发精机

浙江

1996

航发动力

陕西

5.4

1997

航发控制

江苏

1997

中航飞机

陕西

1998

航天机电

上海

2000

洪都航空

江西

2000

中直股份

黑龙江

2001

XD中航电

北京

2001

航发科技

四川

2003

航天动力

陕西

2004

中航机电

湖北

2007

威海广泰

山东

2009

钢研高纳

北京

2015

航新科技

广东

1996

中航沈飞

山东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