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复查血细胞计数的重要性和复检规则的制定
青海省中医院检验科(810000)
孙敏
摘要:
目的:血细胞分析仪的普遍使用,提高了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和效率。然而,这类仪器在鉴别血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等方面还不够完善,目前仅可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过筛手段。方法:血细胞自动分析人工镜检目前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执行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分析细胞直方图至关重要,细胞直方图既给临床提供诊断参考数据,也为操作人员提供对工作状态和实验结果是否可信的监控。一方面如果完全依靠仪器检测结果,不加以分析和复查直接发出报告,会向临床发出一定数量的错误报告,造成误诊或不合理治疗,另一方面如加强手工复查则会明显增加工作量。结果:因此依据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制定出合理的血细胞复查标准,对于保证每个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很重要。[6]结论:血涂片复核虽然是自动化血细胞分析后的质量保证措施,但显微镜检查为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方法,故对于仪器法定量分析的项目是否均适合以镜检进行“验证”的问题,值得注意[4]。关于复查的标准、内容、方法和程序,目前没有明确的论述,,制定出血细胞显微镜复查标准,对其临床应用等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血细胞复查 血小板聚集 血细胞体积 复检规则
中图分类号:R446.11
材料与方法
一、仪器与试剂
1..深圳迈瑞BC-68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配套试剂及 EDTA-K2真空采血管。采用深圳迈瑞全血质控物进行室内质控并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血细胞室间质控活动。
2. OLYMPUS显微镜。
二、检测对象
我院住院病人血液标本500份,静脉采血用 EDTA抗凝,两小时内完成测试
三、方法
1.深圳迈瑞BC-68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电阻抗原理和智能微数技术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和体积测定,仪器对异常细胞有提示功能。将仪器检测的标本CBC结果按照复查条件进行分析,重点复查仪器提示的异常内容,符合显微镜复查标本按照要求进行人工镜检。[3]
2.标准制定: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核协作组制定41条准则要求,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状况和特点,制定出检验标本复查和镜检的标准,检验人员根据标准对每个标本结果进行审核。
3 、复查的内容
复查应包括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估计血小板或白细胞数;观察有无血小板聚集或红细胞聚集以及有无特殊形态的异常细胞和寄生虫等[5]。
4.方法评估:对实施复查标准的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和显微镜人工复查结果进行统计学评估,判断复查标准的准确性、有效性、实用性结果[2]
结果
一、复查标准:
血细胞分析仪结果在以下范围内必须镜检复查(1)仪器计数出现旗标等异常提示及有异常细胞报警提示;(2)忠者近日结果变化差异≥3倍:(3)医生要求或特殊患者的标本(血液病等)。(3)白细胞总数低于3.0×10°/L或高于30×109/L:(4)白细胞自动分类结果某种细胞比例严重异常:中性粒细胞>95%,淋巴细胞>60%,单核细胞》15%,嗜酸性粒细胞>10%,嗜碱性粒细胞>3%:(5)红细胞低于2.0×10°几或高于6.0×10°/(6)血小板低于50×10几.或高于500×10/L(7)初次就诊的血液病患者。[1]
二、统计结果分析
在统计分析了1000例住院患者的血常规结果,需要复查的标本数为294例标本,占总数的29.4%,3种血细胞复查情况见表1;复查原因分析见表2。经显微镜复查后有139份标本结果异常,占复查总数的47.2%。在不需复查的报告中未发现有假阴性情况发生。
表1 3种血细胞复查情况
细胞种类 |
患者例数 |
比例 |
白细胞 |
129 |
43.8% |
红细胞 |
63 |
21.4% |
血小板 |
102 |
34.6% |
合计 |
294 |
100% |
表2 复查原因分析
复查原因 |
患者 例数 |
复查率 |
镜检阳性率 |
计数异常及异常细胞提示 分类结果异常 |
96 60 |
32.6% 20.4% |
29.3 12.1 |
血小板计数异常 |
35 |
11.9% |
0.2 |
红细胞异常 |
12 41 |
4.0% 13.9% |
0.1 0.2 |
结果变化差异≥3倍 合计 |
50 294 |
17.0 100% |
0.3 42.2% |
结论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学实验室重要的仪器之一,其发展主要体现在对血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和白细胞分类的可靠性。根据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结果,制定出合理的复查标准,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同时减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是非常重要的。
对294例需要复查的血常规结果统计发现,血液科患者多为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血细胞数量及质量多有问题,需要复查率最高;外科、呼吸、感染科患者多由于感染导致血液中出现“核左移”及“幼稚粒细胞”需要复查;肝病、消化科患者多由于贫血、失血等导致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及质量有问题:化疗、肿痛科患者血细胞数量的改变较常见。在96例有计数异常和异常细胞提示的病例中,仪器出现怀疑性报警次数造成复查依次为:未成熟粒细胞、有核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原始
细胞/异形淋巴细胞、巨大血小板等。根据我们的分析结果看,迈瑞68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报警灵敏度高,对异常结果能较准确提示,因此我们把复查重点放在仪器提示的异常部分,用显微镜人工复查证实,这样既可保证结果的准确,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现在存在着忽视显微镜人工检查的状况,当遇到可疑情况,尤其在病理条件下,仪器测定结果并不可靠,需要显微镜人工复查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临床实验室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状态、患者情况来制定复查标准极其重要。同时强调,不同厂家生产的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的原理不尽相同,对异常细胞的筛选能力也有差异,这就要求检验医师熟悉仪器分析原理,做好质控,保证仪器最佳的工作状态,认真进行复查审核,提高血液分析的质量。
三、如何制定适合自己实验室复检规则,就要制定相应的筛选方法
(1)血涂片复核标准的原则:[6]临床检验室在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中常用“筛选标准”这一名词。即制定适用的准则,当仪器分析结果没有“违规”时,可直接发出检验报告:反之,则做血涂片复核。在血涂片复核41条国际准则发布的同时,阐明了准则产生的思路和原理,为各检验室制定血涂片复核准则提供了理论和和实践依据,具有普遍的指导和推广意义。那么,各临床检验室是否还需要根据其所提出的建议程序进行准则验证,或结合实际而衍生出具有各自特点的血涂片复核准则呢?答案是肯定的国际血液学复核协作组制定41条准则的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在我国临床检验室中,血细胞分析仪的型号有数十种之多,因这些仪器的测试原理不同而分辨力各异,故“筛选标准”也应不同。[6]即使用的是与国际血液学复核协作组一致的仪器,通过整合更多检验室的数据,可得到更为丰富的资料,修正更为合理的准则。在各检验室验证、比较、使用血涂片复核41条国际准则的过程中,血细胞分析的质量和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必将得到明显提高。
(2)血涂片复核标准的制定步驟
(a)校准血细胞分析仪:使仪器性能评价符合制造厂家的标准。根据血涂片复核41条国际准则和本检验室使用仪器的功能初步设计、制订初选标准,拟定预期指标(如复核率<30%、假阴性率<5%、假阳性率<20%)等。
(b)制订血涂片阳性发现的评定标准。我国血细胞分析复核协作组关于血涂片阳性的评定标准,至少为下列准则之一。①细胞形态学改变:a.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染色异常红细胞>30%;b.巨大血小板>15%;c.见到血小板聚集:d.存在 Dohle小体的细胞>10%;e.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10%;f.空泡变性粒细胞>10%。②细胞数量/比例改变:a.原始细胞≥1%;b.早幼/中幼粒细胞≥1%;c.晚幼粒细>2%%:d.杆状核粒细胞>5%;e.异常淋巴细胞>5%;f.嗜酸性粒细胞>5%;g·嗜碱性粒细胞>1%;h,NRBC>1%;i.浆细胞>1%。
(c)确定血液标本的数量及类型:要有一定数量的标本含有幼稚细胞。国际血液学复核协作组要求各研究单位完成的标本量为1000例,这些标本从日常检测中随机抽取,其中包括:①800份首次检测标本,②200份再次检测标本,用于验证 Delta准则。[6]
(4)双盲法做仪器分析和血涂片复核:对比两者检测结果,分别计算血涂片复核率及仪器分析的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血涂片复核率。
(5)调整仪器初筛阈值或标准:根据检验室复核指标及其他具体要求,调整仪器初筛阈值或标准,直到最终复核效果既能符合血涂片复核准则的制定原则和拟定的预期指标,又能适应检验室常规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厚芳,孙芾,于贵杰国际血细胞复检规则在贝克曼一库尔特系列血细胞分析仪上的应用及改进方案.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7:758-762
[2]高海锋,李云霞,葛莉,血涂片复检在采用仪器法测定结果可靠性评估中的价值实用医技杂志,200,16(10:77778
[3]7孙芾,王厚芳,于俊峰,等.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528(3:155157
[4]-彭黎明,邱广斌,赵伟,等.自动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复检规则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4:377379
[5]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工作会议纪要暨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标准释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3380
[6]卢兴勇,丛玉隆,应重视和提升传统血液形态学检验水平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5):481